其他
【记忆】建筑可阅读:80多岁的钟楼式建筑,这个图书馆独具美感
黄色琉璃瓦、门楼飞檐大顶、地面红缸砖、屋顶彩绘……这座古城楼式的图书馆已是80多岁的高龄,TA连接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现实未来。今天,就让我们走进杨浦区图书馆新馆,阅读TA的故事吧~
杨浦区图书馆新馆,原有建筑历经八十余年,保留完好。该建筑坐西朝东,主体部分为二层,部分三层,设计手法采用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混合式样,门楼正面为三孔券门,四周围以仿石造望柱栏杆,屋顶为重檐歇山顶。
目前,图书馆已形成“书界”网上借书、“阅读好声音”有声阅读、“我的小书房”少儿阅读等10余项品牌活动项目,推进全民阅读。
同时,馆内专设“近代市政文献主题馆”,彰显杨浦的文化底蕴,开启市民读者对地方文化共同体认知、认同之旅,寻根乡愁,打造文旅融合有内涵、有品质、有温度的地标。
1934年9月图书馆建造动工,著名建筑设计师董大酉期望突破欧美建筑的束缚,从传统建筑中寻找中国现代建筑的出路。馆舍的外观设计采用“现代建筑与中国建筑之混合式样”,将中西方建筑元素有机地融合。图书馆顶部门楼用黄色琉璃瓦覆盖,其余部分则加以华丽的装饰,四周平台围以石栏杆,充分体现中国建筑特色。大门前设大平台,平台前两边竖旗杆,以壮观瞻。
图书馆旧影
当时设计的图书馆分为上下两层,一层由外到内为阅览室和书库,二层则是展览室、借书室与目录室。若按设计书架容量全部排满,藏书可达40万册;若要读者全部坐满,每个阅览室可纳150人。
修缮团队对建筑内部原有的装修进行了严谨细致的考证,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,原构件保存良好的继续使用,原构件已不存的依史料忠实复刻原样。比如,吊灯和窗户的式样,甚至门上的铜环、铜饰,都按老照片来复制安装。
修缮工程在忠于考据的同时,也嵌入了一些代表当代对图书馆理解的装饰元素。比如,沿着壁龛一侧的楼梯上行至二楼,墙面上饰有两个以毛笔笔头构成的篆书大字——“静”和“思”,顿显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息。
一楼门厅的红缸砖地坪,已有80多年的高龄。工程人员为了最大化的利用空间,将新馆内的空调、消防管道依旧铺设在地下。修复工作者在施工进场前将上方每一块砖做好标识、拍照记录,然后再逐一拆除、进行打磨,最后进行清洗修复,等地下管道铺设完毕后,将红缸砖重新铺贴,整个工序极为复杂。
1
恒仁路门口
拍照点:建筑正面全景照建筑借鉴了中国传统门楼的样式,将新古典主义的构图手法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有机结合。2
恒仁路长海路口、恒仁路政立路口
拍照点:建筑侧面照,裙楼、门楼飞檐大顶、黄色琉璃瓦庄重大气的裙楼上,门楼飞檐大顶,梁柱斗拱,浓墨重彩,而上方黄色琉璃瓦是图书馆最为显著的标志,门楼屋顶为古典重檐歇山式,上部点缀着吻兽饰件,极具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华贵气息。3
一楼门厅
拍照点:地面红缸砖、屋顶彩绘、壁龛及上方原物彩绘红缸砖地坪有80多年的高龄。位于天花及檐下的“雕梁画栋”,它们的色彩多为“冷色”,如青蓝碧绿,略加金点。门、柱则是丹赤为主色,以冷暖色差与白色的墙面相映衬,极富中国宫殿建筑的特征。4
二楼前厅
拍照点:孔雀门、柱础、水磨石地坪、中央铺地图案(打开的书本)二楼前厅的孔雀门、柱础、水磨石地坪、中央铺地图案皆保存完好。孔雀门为纯手工打造,铆钉链接。值得一提的是孔雀门,它是当时老建筑内的原物,为纯手工打造,用铆钉连接,做工相当细致。修复后孔雀门得以再度开屏,重现华美。5
二楼上海近代市政文献主题馆
拍照点:杨浦近代市政展示图书馆内建立了馆中馆——“上海近代市政文献主题馆”。内有杨浦1950年代后规划墙及杨浦转型发展规划墙等,在这里可以了解杨浦的过去、现在乃至未来。6
二楼青少年图书借阅区
馆内的图书借阅区都是大空间、多载体、借阅一体,青少年图书借阅区特为8岁以上青少年设立,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作为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基地的作用。
地铁:地铁8号线翔殷路站、地铁10号线江湾体育场站
电话:65559903
开放时间:9:00-21:00,周五9:00-13:00闭馆。节假日开放时间另行通知(疫情期间入馆需预约,详询电话)
备注:每周五上午接受团队参观的预约与讲解(疫情期间,领队和参团人员均需承诺在一个月内未离开过上海,身体健康,无发热咳嗽等症状。领队和团体成员入馆时均需出示绿色随申码和绿色健康码,领队应提前告知团队成员,无法提供合格验码者不予参团)。
资料:市文旅局
编辑:阮天霖、吴维嘉